close

 

11136095_661496040623188_5108438695288037811_o.jpg

東海村原名「北旗尾」,緣自清朝康熙初年間,即有福建同胞隨鄭成功來台定居之先民,首先在現今番仔崙溪仔邊定居(亦即現本村鄭家祠堂,中央電台與番仔崙苦溪口附近),當時有蕃族據居於此,嗣後由鄭經之軍隊征服,漸次移往山腳下,此地區始由本村之先民取代而形成部落,而進駐之軍隊升起之明鄭之軍旗,且適逢大風雨吹裂(台音畢)軍旗尾,部落居民為感念官兵駐紮於此,並征服蕃族,因之將庄名稱為「畢旗尾」。  

 

清康熙二十二年平定台灣後,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自此閩、台、粵各地往返台灣之漢人日多,雍正十年清廷放寬入台限制,准許搬遷眷口,台灣回原籍成親攜眷到此地,這時八閩(附註一)各府各縣居民紛赴台灣墾荒、經商;其中枋寮庄一地有由澎湖經鹽埕、鳳山遷居者,有經由東港、新打港(即今林仔邊海岸)上岸,有在枋寮庄、東港庄落腳者,其後來者,便往庄郊發展。  據傳本村之拓荒者,約在清朝雍正年間,有漳州府居民來此,即「南市埔庄」開墾,爾後由於海邊潮濕原居住於「畢旗尾」居民逐漸往現址與之配合而逐漸成為部落,直到清末而有「大畢旗尾」與「小畢旗尾」之分。即「大畢旗尾」為東海村現址,「小畢旗尾」仍在原定居之番仔崙苦溪邊。部份居住在今火車站前方「樹仔腳」(此地原係北極玄天上帝早先建廟之地)迨至日本佔據台灣之後,因將「畢」字譯錯為「北」字,音差不多竟變成「北旗尾」,此即「北旗尾」之由來。

 

亦因北極玄天上帝為庄中唯一信仰之主神而接受「北旗尾」的村名。  本村之行政區域在前清時代均為台灣府鳳山縣管轄,至一八八五年起至一八九五年止改為台南府仍為鳳山縣,甲午戰爭後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初期仍為鳳山縣,後經六次的行政區域演變,在民前三年西元一九0九年(即日本明治四十二年)改為阿猴廳,十二年後一九二0年(民國九年、大正九年)正式成為高雄州管轄,直至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行政區由原高雄州改為高雄縣,迨至民國三十九年地方制度實施,重新調整行政區域,本鄉、村劃歸屏東縣迄今。  

 

由於前清時期並未有鄉鎮街庄之地方制度,至明治三十四年在台灣總督府第六十七號令本鄉劃歸阿猴廳,並設港東下里為管轄。至明治三十七年,港東下里為管轄之枋寮庄、內寮庄、新開庄、水底寮庄(內含小北旗尾庄)、番仔崙仔庄、北旗尾庄、大庄、大嚮營庄、下埔頭庄。並依阿猴廳第九號令港東下里劃為枋寮區轄枋寮庄、內寮庄、新開庄。水底寮區轄水底寮庄、番仔崙仔庄、北旗尾庄、大庄、大嚮營庄。此時原「小北旗尾庄」居民均移居至本村現址居住,因此並未有「小北旗尾」之庄名,「北旗尾」之庄址大致底定,也就是今日的-東海村。  前述的地方制度之實施,直至大正九年(民國九年)十月一日再度的改變,將原有之港東下里管轄八個庄併為枋寮庄,並設庄役場,北旗尾亦是枋寮庄的管轄,北旗尾庄置總理一人,治理政事,直至民國二十三年實施保甲制度改為「北旗尾保」,並設保正一人,保甲書記一人(即今之村幹事)繼續治理政事。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台灣省重回中華民國版圖,三十五年枋寮庄改為枋寮鄉並配合政府行政區域村名修訂為二字村名政策,原北旗尾村在李新發先生的提供,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東海」來做村名,並經村民大會通過,縣府核准,於民國三十九年正式改名為「東海村」,並設「東海村辦公處」,此後學校、車站、派出所亦陸續由「北旗尾」更改為「東海」,並預留今後人口戶數達到分村時以「南山」為新設村名,以符當初村名命名之意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吉哥G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